“耐心资本”效应正在逐步显现
扩大长期投资改革试点范围、开展投资黄金业务试点、支持参与金融资产投资公司(AIC)股权投资……在我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中,保险资金迎来一系列政策加持,正以更加积极多元的姿态,展现出更大作为,成为推动实体经济发展与助力资本市场稳定的重要力量,充分彰显出其作为耐心资本的独特担当。
截至2024年年末,我国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达33.26万亿元,较2023年年末增长15.08%。这一增速不仅超越了2023年的11.1%,更是连续两年维持在两位数的高位,彰显出保险资金强大的发展活力与巨大的发展潜力。
越来越多的保险“长钱”积极响应资金入市号召。自2024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多部门合力推动长期资金进一步入市,金融监管总局全力推进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工作。由中国人寿和新华保险联合设立的鸿鹄基金,首期500亿元已全部投资落地。今年年初,金融监管总局批复第二批试点,规模达520亿元,太保寿险、泰康人寿及阳光人寿纷纷入围;2025年3月,又新增了第三批试点,规模达600亿元,人保寿险、太平人寿、平安人寿等5家头部险企加入。截至目前,已有8家保险公司获批开展试点,累计获批总金额达 1620亿元,为资本市场注入了源源不断的长期稳定资金。
保险资金在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方面同样持续发力。以国有大型保险公司中国人寿为例,其为民营企业提供了更加多元的融资供给,截至2024年末,全集团保险资金支持民营和小微企业发展存量投资规模超2400亿元,去年年底还发起设立“中国人寿—北京科创股权投资计划”,已覆盖超1200家民营企业;中国太平也紧贴民营企业需要,综合运用保险资管产品、私募股权基金等多元化投资方式,为民营企业发展注入长期资金“活水”。截至2024年末,集团内保险资金投资民营企业发行的股票136亿元,投资民营企业发行的债券17亿元,并发起设立规模约20亿元的太平科创基金,已直接投资5家专精特新民营企业。
保险资金正深度融入重大民生工程建设之中。例如,近日,中国人保作为计划管理人成功注册首单高速公路权益型持有型不动产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广明高速项目,注册规模25.3亿元。广明高速紧密连接起佛山高明与广州市中心城区以及佛山中心城区,有效缓解了沿线区域的交通压力,并大大缩短了居民的通勤时间,体现了人保资产聚焦城市更新与公共服务升级,深入参与重大民生工程的主动作为,也为保险资金参与更多类似项目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
在保险资金积极作为的同时,也需要政策与市场主体共同发力,以应对新的发展需求。
从政策层面来说,需进一步营造有利于保险资金等耐心资本发展壮大的政策环境,破除制约保险资金长期投资的制度性障碍。一方面,优化险企偿付能力计量标准以及相关权益投资余额分类监管,引导保险资金更加合理地配置资产;另一方面,丰富商业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模式,为保险资金参与资本市场投资提供更多元化的选择。此外,督促指导国有保险公司优化长周期考核机制,激励保险机构坚持长期投资理念,成为资本市场坚定的价值投资者,持续为资本市场提供稳定的长期投资。
从保险公司层面来说,应进一步在资产端优化配置结构、增强投资收益,可借助深化金融科技的运用,优化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手段,更及时、精确地识别风险。与此同时,通过股权投资、夹层投资等多元化投资工具,分散投资风险,为科技企业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国计民生的过程中,保险公司应在更高水平上统筹发展与安全,实现投资价值与社会责任的有机统一,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作者:孙榕)
(责任编辑:马欣)